close

  □晨報記者 朱曉芳
  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搭建一個溫室,製作喂鳥器、製作船模、雨量器,這也是正規的學校課堂課程?沒錯!徐匯一中心小學、徐匯實驗小學、高安路一小、漕開發實驗小學、求知小學、上師大一附小、康外小學、世外小學等8所小學本學期試點的STEM課程(跨學科課程,包括科學 Science、技術 Technology、工程Engineering、數學 Mathematics),就包括了《搭建溫室》、《製作喂鳥器》、《製作船模》、《製作雨量器》等4門課。
  同時試點STEM課程的,還有徐匯區的4所幼兒園。下學期,STEM課程將拓展到初中學校。
  12節課搭建一個溫室
  在徐匯一中心小學三年級課堂上,任課老師黃蕾將杯子、石頭、黃豆分發給學生,並要求“學生兩人一組,將黃豆、石頭、水都放進杯子,但要確保黃豆的‘腦袋’在外面”。課堂上頓時一片唧唧喳喳的討論聲。之後,老師詢問完成的各種方法。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,“可以先鋪石頭,再放水,最後放黃豆”,“可以放石頭、黃豆,再放水”……
  在學生用尺子量過食指的長度、黃豆的長度並記錄後,裝好黃豆和石頭的杯子被貼上寫有學生名字的標簽。在接下來的5天,學生每天寫觀察日記,可以是黃豆的長度,也可以是變化,什麼都可以記錄。
  “這堂課真好玩。”學生陳韞文說。她的同桌胡心怡則說:“這節課可以讓我們的動手能力更強一些。”
  這是本學期的第一堂STEM課,課程名字叫《搭建溫室》。學生最後的學習成果是搭建出一個長50釐米、寬40釐米左右的溫室。
  上這堂課的黃蕾不是自然老師,而是數學老師。
  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
  STEM究竟是什麼?難道就是數學老師上自然課嗎?
  2008年—2013年,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獎6位獲獎者當中有一半是STEM教師。奧巴馬在2013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兩個教育目標,其中之一就是“培育新一代的STEM人才”。
  上海市STEM國際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懋功表示,STEM是學習方法的一次革命。“形象地說,一個杯子,就涉及到S、T、E、M。什麼材料做的杯子沒有毒,就是S,科學原理; 把杯子做成橢圓形,是T,是技術活;做杯子的過程,是E,是個工程; 做杯子涉及到計算,就是M,是數學問題。說清楚原理,做成一個杯子,整個過程就完成了一個STEM課程。”
  在王懋功看來,STEM課程的引入,關鍵是養成學生一種新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,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有益。跨學科、與真實世界相聯繫、讓學生理解科學原理、瞭解科學與技術的差別、用好數字化工具、教與學的關係發生變化,是STEM課和傳統課程的區別。也正因為這些差別,本學期在徐匯8所小學上STEM課的老師分別為數學、生物、語文、信息老師。
  “最有意思的是,這門課沒有標準答案。而且老師變導師、教材變學材,這種跨學科的學習,鼓勵學生挑戰權威,老師往往容易被學生問倒。”徐匯一中心小學校長黃建平這樣點評第一堂STEM課。  (原標題:搭溫室、做喂鳥器,這種課程真“好玩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w58owaa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